婆媳关系为什么不能融合呢?她们之间到底隔了多远的距离?
磕磕碰碰
“拉埋天窗”乃是人生一大事,古有“三媒六聘”,今有“闪婚”“拼婚”;以前结婚要盖好几个公章,如今注册“话易”。80后的“虾仔”一辈陆陆续续走进了婚姻殿堂,与长辈同过起了“和而不同”、“亲密有间”的新生活。
调查显示:无房难成婚
今时今日,房子似乎已成结婚的必要条件之一,也成了最大的开销。
今年初,一份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千名未婚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:55.6%的人认为一定要买了房之后再结婚;选择无房不嫁的女性达62%;有接近七成的人认为应该先养房子,再养孩子。
为何房子在婚姻中的地位如此重要?
“相见好,同住难”、“各有各空间,相处更快乐”是小年轻们说得最多的答案。
两代分居:一碗汤距离
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两代分居。
曾经,娶媳妇过门,过的自然是男家的门。而今,更讲究拥有“二人世界”,与父母“一碗汤”的距离是备受推崇的活法。
辉哥是较早的身体力行者。早在1999年,当时家人见赤岗某楼盘推出货尾“笋盘”,便火速“杀”下了楼下两套小户型。当时,还只是周末去住一下。到了2004年辉哥娶媳妇,举家正式迁入。
辉哥的妈妈爱清静,习惯早睡早起;而辉哥小两口则喜欢夜晚看看碟、听听歌、打打游戏。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,辉哥笑称“阿妈没眼睇”,家里又有条件,很自然就开始了到妈妈家蹭饭饮汤、回自己的小窝娱乐休息的生活。虽然小家也有厨房,不过成了摆设,辉哥坦承“一年开伙次数几乎为零”。
去年,辉哥升级为父亲,为小孩将来的教育打算,全家又从“河南”搬回“河北”。本来卖旧屋的钱也足够支付一套大户型的首期,可他们已习惯了分开住,全家一商量,还是买下一街之隔的两套二手楼。如今,每日辉哥的爸妈就来儿子家“上班”,煮饭煲汤凑孙,其乐融融,吃完晚餐散个步又逛回自己家,想干嘛就干嘛,轻松!
由于没有同住,辉哥说,别人讲什么婆媳关系难处,在他家从来不是问题。买房结婚,年轻人觉得自由,老人家又何尝不觉得是种“解脱”呢?增加的经济成本,成为家庭关系的润滑剂,何乐不为?